枞阳小学 唐 莲
从2000年修订教学大纲开始,小学不再分“听”、“说”提出教学目标,而是统一称为“口语交际”,体现了“口语交际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的重要理念。在小学语文学科中,口语交际不是单纯的听说训练,而是听话、说话的发展,是一种双向、甚至多向互动的言语活动。搞好口语交际的教学,有助于学生的感情交流,有助于培养学生听的能力、表达能力、交往能力、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和认识水平;同时,养成有礼貌、认真听别人说话的习惯,以及尊重他人、懂得合作等良好的思想品质。那么,在口语交际教学中,使用什么样的具体教学策略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以下是笔者的拙见。
一 、授人以渔,培养能力
“说得顺口,听得悦耳,品得出味儿”是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也是口语交际教学的最终目的。融合“听”、“说”、“交际”三个部分于一个有机整体的口语交际教学,要教给学生必要的听说及交际的方法。
(一) 悉心倾听。
“听”是口语交际的第一步,因此口语交际教学首先要教会学生善做“倾听者”,只有听清楚、听明白,才能架起通往“理解”的桥梁,才能提高“说”的质量。在教学中,除了要向学生交代必要的陈述性知识,如“听什么”、“为什么听”,更要把教会学生“怎样听”作为教学的主攻方向。要让学生知道听时千万不能“有耳无心”,不能因为不“说”而放弃思维,要对对方的话及时归纳和概括。比如说,听一句话时,要抓住句子的主干;听一段话时,要抓住段落的主要意思,尤其要注意段落开头和结尾的句子,这些常常是一段话的中心;听一篇较长的文章,要抓住每段的主旨,然后加以概括综合,归纳出整篇文章的大意。在听的过程中,抓住一些提示性的关联词也是迅速提炼整篇主旨的有效方法。训练“听力”时,还要引导学生在听的时候披金拣沙,透过说话者的语气、语调、重音、表情,抓住“文字”背后的隐含意思。在听的教学中,如果能结合听记、听写、听说的训练,将会深化和巩固听的效果。
(二) 组织表达。
说与听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我”为听,在“你”为说,二者密不可分。“说”的教学与“听”的教学可谓逆向互补。就是说,在训练学生“说”时,让学生站在听者的角度,设想自己如何能让听者听懂、迅速打动听者。在“听”的教学中,我们训练学生首先要抓住主旨来“听”。那么在“说”的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首先要抓住主旨来“说”。主旨或者观点的提出要鲜明,要提纲挈领,然后再想一想从哪几个方面展开,围绕一个中心用最简洁的话概括出每一段的小标题,最后在每一个小标题下,再想一想如何组织这一段话。这样说出来的一段话,才会条理清晰、通顺流畅,即“理定而后辞畅”。如果说话之前对要讲的观点不明确、游移不定,没有“主心骨”,那么言辞必然阻塞不畅达。表达时,要有意识运用语音、语调、停顿、节奏、重音等加强表达效果,并与所说的内容有机组合,使语音显出层次美、变化美、个性美。
(三) 领悟交际。
“说”的目的最终还是为了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交流,传递信息,表达感情。但是会听、会说未必能使交谈者之间的沟通顺利,还需教给学生一定的交际技巧。比如,如何在交际的最初几分钟迅速打动对方?面对尴尬的局面应如何处理?此外,还要教给学生如何利用交际中的非语言因素,如面部表情、体态动作等,强化口语的表达效果。要求学生根据交际对象、交际场合、交际语境的不同,适时调整自己,提高自控能力和应变能力等。
二 、贴近生活,创设情境
贴近生活、来源于生活的生动逼真的情境创设极富感染力,能够调动学生内在真实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表达的强烈欲望。课程标准在口语训练上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教师可以根据说话内容、形式的要求,采取下面几种方式。
(一) 语言调动。
教师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为学生创设情感画面,学生置身其中,会被激起浓厚的兴趣和情感,产生“一吐为快”的冲动,且能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融入角色。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要用自己的语言帮助学生找到情感的共鸣点,使他们在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的基础上做到言之有情。如口语交际《学会赞美》一课,我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创设这样的交际情境:“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赞美是一种鼓励,赞美是一种肯定,赞美可以激发人的自豪感和上进心,赞美可以让平凡的生活变得美丽,赞美可以把不协调的声音变成美妙的音乐,因此,我们应该真诚地去赞美别人。”这一连串的排比的运用,激起了学生的情感波澜,赞美多么美好,学会赞美多么重要,于是,自然而然就能使学生产生“学会赞美”的兴趣,入情入境主动交际。
(二) 情境渲染。
根据口语交际的训练内容,为学生营造贴近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这种情境的创设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捕捉说话的内容,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的临场发挥,使他们表达得更准确更逼真更生动。如一位教师设计的“打电话”情境对我们很有启发,教师要学生学习打电话祝贺好朋友小宇生日快乐。由于口语交际训练的内容来自生活,所以学生们在交流时基本不会偏离训练主旨,他们在交流中便能体会到乐趣,交流后也会有成就感,这样以后就能积极主动地参加到口语训练中。
(三) 表演激趣。
小学生的表现欲望一般都比较强,精彩的表演能激发学生参与交际的热情,使学生口语表达更能符合角色特点。另外,表演还需要多种感官参加活动,有利于学生提高表达的效果。如口语交际课《我该怎么办》表演片断:
生(小明):妈妈,你让我帮你做家务吧。
生(妈妈):孩子,不行的,你太小了,做不好的,会把东西打烂的,你去做作业吧。
生(小明):妈妈,你就让我做一次吧,再说,我的做业也做完了,老师说过,小孩子要从小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要不,长大以后什么都不会做的,妈妈,你让我学着做吧,求你了。
生(妈妈):孩子,你真懂事,好吧,你帮妈妈扫地吧。
生(小明):谢谢妈妈。
师问:同学们,这两位同学表演劝说的过程好不好?为什么?
生甲:好,他们很大方,态度很自然。
生乙:我认为扮演小明的同学跟妈妈说的道理太简单了,妈妈太容易接受了。
生丙:还有扮演他*的同学说话语气不太象大人。
……
通过这样的生生表演、师生互动,还可以以其他情况进行分角色表演(收衣服、叠衣服、挂书包、洗碗筷、炒菜……)让学生有想说的欲望,这样既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又达到了口语交际的要求,在双向、多向的交际中,发展了学生的口语交际的能力。
(四) 融入生活。
教师应该认识到,日常生活是学生运用口语最广泛、最频繁的领域。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真正得到培养必须依赖于社会实践,而形成口语交际能力后,最终又要走向社会,所以我们一定要把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进行。口语交际能力是每个公民的必备能力。学生希望以后走上社会能很好地与人交流并具有一定的交流素养,让别人能很容易地听懂自己所说的话,所以教师在口语交际教学时不仅要抓住课堂,还要鼓励学生能主动地把课堂上学到的口语交际知识融入到生活中。
另外,口语交际的评价也极为重要,要力求变评价结果为评价过程。如:“如果你在××方面再努力些,就会更好……”一次次的鼓励与肯定,能促进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要变精确评价为模糊评价。在口语交际教学中,精确的评价容易给别人造成伤害。教师要学会理解,要呵护学生的心灵,再以正面、肯定、温馨的评价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自信与快乐。
“请大家认真听,这位同学读得怎样?”这是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请大家评一评刚才这位学生的回答。”这是指导学生在听的基础上学会思考、学习给别人提看法;“别着急,深呼吸,再慢慢说。”“你讲得很对,能不能说得更响亮些?”这是对学生口语交际信心的激发和口语技能的强化训练。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这些教学策略不是简单的独立的,而是互相融合的。教师教会学生交际的方法,整合教材中口语交际的内容,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开发资源、创设情境,再请求其他学科教师积极配合,使学生在平时课堂教学中做到训练有素,在课外努力让学生走向生活,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实践能力。这样,教师的教学形式丰富多样,增加了学生练“说”的机会,扩大了口语交际的“面”与“量”,在动态的、生活化、实用化的氛围中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益。这样的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富有成效的与人交往的能力和处理事情的能力。